持续创新,创造未来工程科技
江苏海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仓科技")业务起始于2018年。公司坐落于南通市创新区紫琅科技城,是一家集工程技术开发、装备制造与销售,工业软件开发,数字智能系统研发及海洋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科技企业。
海仓科技依托模块化与数字化核心能力,深耕海洋工程、电力工程及油气化工领域,业务覆盖全球20余个国家。公司与中远、森松重工、思源电气、招商局重工、蓝科石化、金风科技等工程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其投资企业南通汉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多项国内首制项目设计开发。在夯实主业优势的同时,海仓科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数字化与新材料为双轮驱动,构建技术研发与产业赋能的创新服务体系,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其重要的投资企业,南通汉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累计取得2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其参与共建省级船舶工程研发平台,于2023年联合上海振华重工牵头完成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升压站技术标准制定,彰显了行业技术实力。
未来三至五年,海仓科技将持续聚焦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加大工程科技研发投入,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企业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及服务商,为全球智慧工程、智慧工厂及智慧海洋建设提供系统化支撑。
博士专家
全球员工
涉及行业
涉及国家
专利证书
硕士研究员
高工
10亿规模客户
完成案例
软件著作权
6月
南通汉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同年8月与澳构合作完成澳大利亚矿业模块项目设计,首度进入国际项目BIM设计领域。
2019
成⽴南通汉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并成立专项开发小组负责“柔性焊接系统—指挥官1代”初研工作;
同年与振华重工合作进入海上风电市场;
与JGC等合作,为加拿大LNGC工程设计28个电气房,公司初次进入电力工程设计领域。
2020
承接上海电建海滨发电厂项目,拓展发电厂新领域;
申请通过CCS业内涵盖模块技术咨询、BIM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进入国际化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指挥官1代”柔性焊接系统中试成功,完成第一条焊缝离线焊接工作,该系统已申请专利及软著。
2021
建立了青岛汉星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并建设“数字智能⼯程技术研发中⼼”及智能制造实验室等基础性设施;
汉腾数据展开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EDM) 即轻量化PLM研发;
同年汉舟与西门子能源建立正式合作,共同开展新一代海上风电升压站模块化预制舱研发设计,并完成西门子能源揭阳水处理撬装的研发设计工作,公司正式进入撬装产品开发设计领域;
集合材料科学与海洋工程领域专家,组建专业研发团队。
2022
与中远海运、中集来福士合作,进军海上油气FPSO全专业设计市场;
为开发高端海外客户,注册成立新加坡分公司;
汉腾数据工程设计管理系统(EDM)即轻量化PLM研发顺利,并成功签约上海零睿设计公司投入使用,指挥官1代柔性焊接系统进入产品开发成熟期;
海洋新材料搭建小型自动化生产平台,所经近百次实验筛选出适配原材料;构建自主材料配方雏形,完成理论模型与初步性能模拟,产出小批量样品。
2023
承担浮式发电船生产设计工作;承接LNG2 OPP发电模块项目,公司具备从输配电到发电端工程设计的能力;
数字智能研究院发布了数字船厂解决方案与数字化集成系统,包括:数字船厂1.0实施方案、智慧海洋、智慧工厂、数字孪生、数据中台、柔性智能焊接系统及PLM管理软件等;
海洋新材料建成中试基地,引入先进连续化生产设备,提升产能。与权威科研力量达成战略合作,开展长时间海上实地测试,依据测试反馈全方位优化生产流程,使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024
成立江苏海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确立两院一中心的业务布局,设立总部运营管控中心,下设工程设计研究院、数字智能研究院,青岛汉星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海洋新材料事业部与新加坡油气化工技术咨询中心;
参与FPSO上部模块FEED设计;
数字智能院参与并完成某所东海10万平方海里数字孪生大场景应用项目;同年参与青岛黄海智慧海洋部分渔业数据平台开发工作;
海洋新材料产品全球发售,与多家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应用于海测海洋浮标、豪华邮轮等领域。
2025
承接海庭、GOLAR模块设计及西门子能源电力撬块EPC项目;
交付智慧工厂MES系统;
获得国家新能源电力设计乙级资质;
投资新建海洋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社会责任
创新工程科技
践行生态保护
企业精神
同舟共济
自强不息
企业愿景
成为全球领先的海洋系统工程
技术开发及服务商
企业使命
发展海洋、探索海洋、
保护海洋
经营理念
以管理促效益
以创新赢未来
海仓科技的投资企业,南通汉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累计取得 2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